新能源产业:技术、服务、售后全套输出
“光电锂”交易火爆,摊位前,参观者络绎不绝。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燕、吴子良、杨耀烨摄
太阳能面板、储能电池、热泵……在广交会的新能源展区,“光电锂”交易持续火爆,新能源类产业链上的各类产品在展馆内悉数呈现。如今,新能源产品已成为中国制造闪耀的名片之一,新能源产业的出口不再是产品的简单外供,早已形成技术、服务、售后等“中国方案”的全套输出。中国新能源企业以本土创新匹配海外需求、以产业协同形成竞争合力,将中国智慧和创新精神全球传播。
企业服务升级重塑全球市场规则
在本届广交会上,锂电池、太阳能灯等看似普通的中国产品,成为各国采购商争相关注的焦点。华思旭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专注于户外储能和汽车启动电源的参展商,推出了一款针对卡车司机的空调能源方案。该方案利用电池的储能特性,在卡车行驶时将多余电能储存,停车休息时则通过电池为空调、电饭煲等家电供电。这一设计不仅显著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还解决了卡车司机因担心熄火导致空调停用,而不敢熄火休息的痛点。
多位新能源参展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全球化进程,已经从单纯的产品输出,迈向了系统性解决方案的全方位输出。拓日新能展位负责人Frank介绍,公司已不再局限于出口太阳能板,而是通过提供从原材料供应到技术扶持的全流程服务,帮助海外客户快速进入光伏赛道。
中国新能源企业的服务升级,正在重塑全球市场规则。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在海外建设服务中心和海外仓,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受雇于迪拜公司的采购代表Luke指出:“如果仅停留在产品出口阶段,企业很难建立长期优势。中国企业的独特之处在于,不仅能提供产品,还能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毫无疑问,全球新能源产业链正在深度依赖于中国。”
“新三样”出口额突破万亿元大关
中国现拥有全球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设备连续多年稳居全球产能第一。近年,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这“新三样”出口额突破万亿元大关,持续巩固中国在全球绿色低碳供应链中的领跑地位。
行业高歌猛进的同时,竞争烈度也在加剧。满足新兴市场的细分需求,已成为中国新能源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关键课题。山东蓝迪照明科技的丁路洋分享了一个典型案例:在部分国家,由于贫富差距较大,许多低收入居民难以承担储能产品的费用。为解决这一问题,当地采购商提出了开发具有租赁功能的储能产品的需求。通过技术团队的努力,公司为产品增加了类似储值插卡的功能。这一看似简单的创新设计,却成功引起了热销。
“过去几年,美国市场的占比一度高达60%—70%,如今已降至个位数。”Frank表示,通过差异化市场策略,中国企业正在全球新能源版图中开辟新的增长空间,同时以技术和服务创新持续巩固其领先地位。
中国企业以数字化手段重塑碳管理模式
随着全球新能源市场格局的不断扩大,部分国家对新能源产品提出了更为严格的环保要求。以欧洲为例,欧盟新电池法规定,自2025年起,所有销往欧盟的动力电池必须提供碳足迹声明,下一阶段,超过碳足迹最大阈值的产品将禁止进入市场。这一要求对部分在碳管理方面缺乏经验的锂电企业的出口构成了严峻挑战。
记者了解到,在本届广交会期间,锂电企业亿纬锂能发布了E-carbon碳核算平台,并顺利通过第三方核证声明。该平台能够一站式实现内部运营碳排放盘查、并获取产业链上下游碳排放数据,旨在解决传统碳核算复杂、数据不透明等行业痛点。
亿纬锂能ESG双碳部总经理肖忠湘介绍,E-carbon平台正以数字化手段重塑碳管理模式,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优化,从自身碳盘查到赋能产业链,从而构建起完整的碳足迹链条。更进一步,企业可将这些数据整合,结合电池基本信息、性能及耐用性等全生命周期关键信息进行数字化整合,为“电池护照”的数字化集成做准备。这种创新模式不仅满足了国际市场的碳足迹合规要求,更为中国锂电产品出口提供了绿色竞争力。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
-
Omdia:预计到2030年RISC-V处理器市场
智通财经APP获悉,Omdia发文称,最近三年,越来越多的RISC厂商进入RISC-V,含RISC-V技术的处理器加速器...[详情]
- Omdia:预计到2030年RISC-V处理器
- 比亚迪海狮07DM-i智驾版正式开启预售18.
- 电池新国标促动行业升级,我国现存动力电池相关企
- 一季度制造业销售增长显亮点,今年以来已新增制造
- 吉利银河2025款熊猫mini元气熊上市限时抢
- 今起,上海三大地标精彩活动连连,更有城市花市“
- 物资回收激活绿色经济新动能,我国现存资源回收相
- 低空经济亮相消博会受瞩目,我国现存低空经济相关
- 沃兰特携手边界智控,开启eVTOL新纪元
- 央行、证监会等六部门联合发文促进和规范金融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