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新先事看永昌人如何给废旧农膜找“婆家”
“塑料姑娘”再嫁记 ——看永昌人如何给废旧农膜找“婆家”
在永昌县的田间地头,流传着一个关于“塑料姑娘”的佳话。这些为庄稼遮风挡雨的“姑娘们”,在完成一季的使命后,如今都能再次找到好“婆家”,开启崭新的“人生”。
“这些‘姑娘’可是咱庄稼地的功臣,可不能亏待了她们。”种植大户们一边整理刚回收的地膜,一边跟记者唠嗑。在他身后,一台残膜回收机正“轰轰”作响,将地膜一片片从土里“请”出来。
永昌县农技中心副主任董吉德站在地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这些‘姑娘’身价可不菲,我们县上每年要用掉4500多吨,覆盖63万亩农田,以前‘嫁”不出去,在地里一待就是好几年,把土地都憋坏了。”
过去这些“塑料姑娘”退休后无处可去,如今,我们永昌县给这些‘塑料姑娘”找了好几个“好婆家”,我们一起去看看。
在朱王堡镇回收点,负责人冯德祥正忙着给送“姑娘”来的乡亲们登记。“10公斤‘彩礼’换1公斤新‘嫁妆’,这门亲事大家都说划算!”冯德祥笑着说。今年,他这个“媒人”已经说成了200多吨的“婚事”。
最热闹的要数金昌市天成耕杰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相亲大会”。崭新的残膜回收机开进地里,不到半天工夫,就把几十亩地的“姑娘”都“相”了出来。“这效率,比过去人工‘媒’快多了,还经济实惠!”合作社理事长王品寿连笑带说,一时间合不拢嘴。
在永昌县庆源丰公司的“新家”里,“姑娘们”正在经历华丽的蜕变。每年7000多吨废旧农膜会在这里经过破碎、清洗、熔炼,她们“改头换面”,成了滴灌带、塑料管等新产品。“咱这‘新娘妆’化得讲究,保证让‘婆家’满意。”厂长任建国带记者参观了生产线,拍着胸脯说。
傍晚时分,流泉村的老汉张子华小心的把新领的加厚地膜仔细收好:“这些地膜更结实,能用更久。等她们‘退休’了,还能再找个好‘婆家’,多好啊!”
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从回收到再生,永昌人用智慧和汗水,为每一个“塑料姑娘”都找到了“好婆家”。这条绿色产业链,不仅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更走出了一条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它不仅是资源的循环利用,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动写照。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
-
港股午评:止跌反弹!恒指涨1.06%,生物医药类股
连续下跌的港股迎来反弹行情,恒生科技指数一马当先,午间收涨1.8%,恒生指数、国企指数分别上涨1.06%及1.11%,市...[详情]
- 港股午评:止跌反弹!恒指涨1.06%,生物医药
- 科技助烂水果“变废为宝”杭州探索“绿色共富”新
- 2024全球“未来产业之星”大赛复赛在沪开启上
- 海南自贸港首个航空零备件寄售库房启用
- 浦东创投集团投资深兰科技Pre-IPO轮:三个
- 上市寿险公司透露发展密码:提升银保渠道价值推动
- 2025光明肉业HADO世冠杯暨波动虚拟运动嘉
- Franke咖啡系统在HOTELEX上海202
- 美银:生产力类应用成增长新引擎苹果AAPL.U
- 民企奋进自贸港:“把海南岛的椰子产品卖到世界各